对于想知道台风“1+1”,警惕暴雨叠加灾害!专家特别提醒关于7月7日天气预报有台风吗题的人有很多,你想知道台风“1+1”,警惕暴雨叠加灾害!专家特别提醒这样的题吗?接下来就让小编大家了解一下吧!
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,今年第9号台风“苏拉”中心于9月3日上午8时左右从广东湛江移入北部湾。
今年第11号台风“海葵”3日上午10点由强台风级别增强为超强台风级别。下午3时30分,它在台湾省台东市海岸登陆。着陆时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5级。
台风“苏拉”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强风雨
9月3日,台风“苏拉”移入北部湾,继续以每小时5公里至10公里的速度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动,强度逐渐减弱。
受台风“苏拉”影响,8月31日至9月3日,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。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立东镇最大降水量达4489毫米。
9月1日,广东、福建、台湾西部等地出现大风雨。广东惠州、汕尾等地局地出现特大暴雨,最大降雨量达3616毫米。惠州、珠海、汕尾沿海局地阵风达16级以上。
2日6:00至3日6:00,华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。24小时最大累计降水量达3703毫米。事件发生在广东省罗定市泗仑镇杜门河河村。
“海葵”停留时间较长,需做好应对局部大雨的准备
台风“海宽”和“苏拉”都“小”。台风——的封闭云区直径不到300公里。目前两者相距约1400公里。虽然没有明显的路径互转效应,即绕两者连线中点逆时针旋转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。
9月1日风云4A星云图上的台风“苏拉”和“海葵”
在这个季节,多台台风一起“共舞”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全各海域都存在多台风并存的现象。其中,西北太平洋是多发台风最多的地区。据统计,2000年至2022年,三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存62次,平均每年27次。其中,7-10月发生59起,其中8月最多,9月次之。
策划张明禄制图郑一笑
随着“海葵”逐渐向西靠近,一些正在减弱、消散的“海葵”残余云系可能会被“海葵”吸收。此外,“海葵”以东正在酝酿热带扰动。这些因素都给海葵的路径带来了不确定性。
9月3日风云4A星云图上台风“海宽”和“苏拉”的残余环流
但可以肯定的是,“海葵”进入台湾海峡后速度会放缓,对华南东部及其沿海的影响也会更长。受“海葵”及其余环流和弱冷空气影响,上述地区及沿海地区降雨过程预计将持续3至4天。由于时间长、强度大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特大强降雨。
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,台风“海葵”过境台湾岛后,于4日凌晨移入台湾海峡,随后逼近闽南至粤东沿海,将在5日凌晨至凌晨,广东与福建交界处附近沿海出现。
预计9月4日至7日,受台风“海葵”影响,台湾岛、福建东部和南部、广东东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。台湾岛东部、南部、福建东南部等地将有特大暴雨。累计降水量,福建将达200400毫米,局地600毫米;台湾岛将达到200600毫米,东部地区将达到800毫米,局部地区将达到1500毫米以上。
台风和暴雨的叠加影响可能引发次生灾害,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。
近日,西北太平洋出现“小型”热带气旋。我国南方和华东地区相继遭受台风袭击。部分沿海地区强降雨接连而来。台湾、闽南、粤东等地区需特别关注暴雨叠加影响。
其中,受“海葵”影响,预计9月4日至5日,闽中南部有大到大暴雨,局地大暴雨。强降雨区域与前期高度重叠。要重视强降雨叠加效应,重点防范山洪、中小流域洪涝、城乡内涝、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。台风降水。
目前正值天文大潮。风、雨、海浪、潮汐的叠加会对海岸产生较大的影响。福建沿海地区可能出现50厘米至110厘米风暴潮。台风期间,外河潮水位高,极易引发沿海城市受灾地区内涝。低洼地区需提前做好预防准备。
就农业而言,福建省强台风降水将造成农田内涝、农作物倒伏等风险。建议尽快抓住降水间歇期,收获成熟的早稻、蔬菜等农作物以及成熟的百香果、莲藕等水果;低洼地区农田、菜地、果园等注意防涝,田间、果园注意排水、疏通水道,检查防治病虫害。
客观地讲,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有负面影响,也有正面影响。以受台风“苏拉”影响的广西为例。虽然广西夏收已基本结束,但强降雨可能会造成当地短期内涝灾害。大风、暴雨易导致高茎作物倒伏、经济树木落果、枝叶机械损伤。但此次强降雨也对缓解当地气象干旱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本篇文章介绍台风“1+1”,警惕暴雨叠加灾害!专家特别提醒,以及7月7日天气预报有台风吗对应的相关信息已经解完毕,希望对各位有帮助。
No Comment